財富傳承 | 家族企業如何實現基業長青:解碼法國希思黎的持續增長之道
誕生於香榭麗舍大道的美妝品牌
菲利浦·多納諾從小見證了父母修伯特(Hubert)和伊莎貝爾(Isabelle)白手起家創立希思黎的全過程。如今,這個年營業額達10億美元的品牌已躋身全球頂級化妝品公司之列。但菲利浦依然清晰記得那個被他稱為「創業」階段的點點滴滴:「那時充滿挑戰,我的父母在香榭麗舍大道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裡開始創業,就是為了能在產品包裝上印上『香榭麗舍大道』。他們傾其所有,前途未卜,但最終通過攜手奮鬥而取得了成功。」
多納諾家族與美妝行業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30年代。當時菲利浦的祖父母創辦了家族第一家護膚品企業。1953年,菲利浦的父親和叔叔與他們的父母合作,創立了至今仍享譽全球的護膚品牌幽蘭(Orlane)。60年代末,家族將幽蘭出售後,修伯特夫婦於1976年另起爐灶,希思黎由此誕生。
希思黎行政總裁兼主席菲利浦·多納諾(Philippe d'Ornano)
從一線起步:銷售員到CEO之路
作為長子,菲利浦很早就參與了家族事業。「我還記得父母研發希思黎第一款香水時的情景。當時13歲的我,負責手寫促銷信上的地址。因為手寫位址更容易引起收件人注意。每寫一封信,我就能賺20分法郎。」
但菲利浦加入家族企業並非計劃中事。「我的父母從未想過世代承襲。」他說。是弟弟馬克(Marc)的意外離世讓他放棄了剛剛起步的報社工作,「我對家人們說:『我不會去國外工作,我會陪在你們身邊。』就這樣,沒有接班規劃,也從未想過世代承襲。」
菲利浦從銷售工作做起,走遍法國各地拜訪客戶,推銷產品。他很快愛上了這份工作:「美妝行業充滿人情味,我們的產品為全世界的客戶帶來美麗、呵護和實效,最重要的是為他們帶來一種自信的感覺。」憑藉出色的業績,24歲的菲利浦升任希思黎法國市場負責人。隨後,他創建了比利時業務,又相繼拓展了瑞士、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場。借著90年代和21世紀初新興市場開放貿易的東風,他又將業務延申到歐洲其他地區和亞洲。2013年,菲利浦正式接任父親,成為公司CEO。
中型家族企業:經濟的「安全氣囊」
如今的希思黎仍保持著濃厚的家族企業經營模式。2015年父親去世後,被菲利浦稱為「偉大的化妝品創新者」的其母親伊莎貝爾仍活躍在公司。妹妹克里斯汀(Christine)擔任公司執行董事,負責品牌形象;侄女達莉亞·博廷(Daria Botin)則主管創意工作室。另一個妹妹伊莉莎白(Élisabeth)既是股東、董事會成員,還曾擔任品牌代言人。這家擁有約5,000名員工、34家子公司,產品暢銷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已然是一家全球化公司。
儘管希思黎規模可觀,但菲利浦對未來前景仍保持謹慎。他最擔心的是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帶來的挑戰。「市場是否將走進彼此隔離、日趨封閉的時期?我們是要建立一個過度監管,還是一個依然相信創新和科學的社會?歐洲是否能保持競爭力和創造力?」 但菲利浦仍樂觀,部分原因在於作為一個家族企業,希思黎具有與生俱來的韌性。「研究表明,中型家族企業是經濟的『安全氣囊』,」他指出,「因為在經濟危機時期,這類企業不會採取激進措施。」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已印證了這一點,這也讓他相信希思黎能夠從容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金錢是工具」:善加利用,投身環保公益事業
作為家族企業,希思黎特別重視長遠發展。這種理念深植於希思黎的方方面面,譬如在公司的產品研發上。「以我們的明星產品Sisleya為例,這款於1999年推出的全球首創抗皺面霜,研發用了整整十年,產品富含50種活性成分。雖然價格不菲,但品質卓越。這正是希思黎這類品牌的獨特之處:研發不設時間和成本限制。」研究人員在研發完成之前不得核算產品價格,因為成品品質不應受到價格限制。 「許多家族企業都有類似特質——對打造一款代表創始人風格的卓越產品的執著追求和熱忱。」菲利浦補充道。
希思黎長遠發展的理念,在希思黎-多納諾基金會(Sisley- d'Ornano Foundation)的環保和社會公益事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自2007年成立以來,該基金會已在法國海內外資助了數百個項目,涉及教育、環保、文化、健康和對女性支持五大領域,每年捐贈金額逾150萬歐元。其中,超過十分之一的項目來自員工提議。「金錢是一種工具。」菲利浦表示,「如果你掌握著這種工具,就應該好好利用它,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經營企業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具備卓越的才幹,而且企業家還要肩負起社會責任。
如何譜寫美業傳奇的世代新篇章
那麼,希思黎的未來會如何發展?這家企業還會繼續由多納諾家族掌控嗎?
在菲利浦看來,經營管理與所有權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雖然目前有多位家庭成員在公司任職,但他並不堅定地認為企業應當永遠由家族成員掌管。「有合適的家族成員當然最好,但首要任務是選對人才。」他解釋道。
在「所有權」方面,菲利浦正在認真培養下一代,其目標是讓他們傳承祖父母所開創的事業,成為富有熱忱及責任感的企業守護者。「我們的年輕一代家族成員表現出色,而且具備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彼此友愛互助。我們對此深感自豪。」在菲利浦看來,一個簡單但關鍵的問題是:「公司是否有願意支持長期項目的所有者和股東?他們能否成為專業管理團隊的堅實後盾?如果沒有,就應當考慮出售公司。」不過就希思黎而言,菲利浦對前景充滿信心:「只要有願意堅守的股東,希思黎的發展潛力就依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