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百達集團
美國大選 | 四種選舉結果如何影響市場?一文看懂政策走向
內容概要:
- 2024年美國大選可能產生四種主要結果(兩位候選人勝利,搭配國會控制權不同組合),每種結果都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不同影響。
- 選舉結果可能影響多個經濟領域,如能源政策、金融監管、貿易政策等。不同候選人的勝利可能對美國和其它地區的經濟體現出不同的影響。
- 儘管選舉結果重要,但基本面因素仍是決定市場長期走向的關鍵。
- 國會控制權與總統選舉同等重要,共同決定未來政策走向。需要關注這兩個方面可能帶來的政策變化及其潛在市場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儘管目前市場對此相對樂觀——經濟增長擔憂、美國寬鬆週期的開啟和中國的刺激措施佔據了頭條——但隨著投票日臨近,投資者應該關注大選對個別資產的影響。
特朗普連任可能利好美國股市,但對美國國債則不太有利。而如果賀錦麗勝出,將對新興市場資產有利,但對美元不利。
但情況並非如此簡單——不僅要看誰入主白宮,還要考慮到誰掌控國會。儘管選舉結果對特定資產類別影響顯著,但歷史表明,對整體市場的影響可能是溫和的——在這方面,基本面因素比政治因素更能決定市場走向。
無論是賀錦麗還是特朗普當選,我們都認為美國經濟都將保持軟著陸態勢。
不過,選舉結果將對政府債券、美國以外的股市、股票板塊和投資風格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在選後三至六個月內尤為明顯。
回顧1972年以來的美國大選週期,沒有證據表明股市在某個政黨執政期間表現得更好。
通常來說,選舉後股市會出現小幅反彈,但這很難與非選舉年第四季度常見的季節性上漲區分開。
2016年的選舉週期是一個罕見的例外。特朗普獲勝對與其政策重點相關的交易產生了明顯影響,從美國鑽探公司到墨西哥比索,一直持續到(次年)1月中旬,隨後由於他所簽署的《減稅與就業法案》,推動了整體市場在當年後期走高。
但這次即使特朗普再次勝選,亦不太可能再現繁榮景象——兩黨政策差距已經縮小,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財政空間比八年前小得多。
因此,我們預計市場反應將更加平淡。儘管大選結果難以預料,四種主要可能性的政策影響亦各不相同:從賀錦麗獲勝但國會分裂導致的維持現狀,到特朗普勝選且共和黨橫掃國會帶來的「挑戰極限直至問題出現」(“pushing the envelope until something breaks”)局面。
所有四種主要結果的投注市場賠率大致相當:特朗普獲勝,大獲全勝或是國會分裂,賀錦麗的情況亦是如此。
當然,市場試圖預測選舉影響,並已出現了一些選前動向。資產定價與選舉結果預期的相關性有所上升,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綜合「特朗普交易追蹤器」表現與投注市場賠率完全一致。1
這表明投資者並沒有對誰會贏得選舉有明確傾向,而僅是根據民調數據和整體預期來調整其投資組合。
截止目前,最明顯的「特朗普交易」之一是黃金,鑒於他在貿易上的強硬立場和將美元武器化的傾向,使得新興市場央行對多元化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特朗普獲勝亦應利好美元,儘管他的政綱聲稱目標是透過弱勢美元支持出口。無論結果如何,信貸市場可能相對不受影響,因為我們認為政策轉變對盈利的影響不會很大,違約週期亦不太可能受到影響。
圖1 - 特朗普當選與「特朗普交易」之對比
特朗普當選投注賠率平均值與綜合「特朗普交易追蹤器」表現之對比
但除此之外,市場影響可能更加微妙,四種可能出現的結果值得我們深入分析:
圖2- 選舉結果對市場和政策的影響
溫和的「美國例外主義」
特朗普當選總統,國會分裂。
這對經濟增長影響可能大致呈中性,對市場略有利。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態度表明他將把保護主義關稅作為一項關鍵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沒有國會多數席位,他將難以推行大規模財政計劃。總的來說,這種貿易和移民政策組合不太可能刺激美國經濟,但可能推高通脹,因此對債券而言略微不利。這種情況下利好美股,尤其是小型股,它們將特別受惠於減稅和支持本土企業的政策。雖然多數新興市場資產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我們預計像印度這樣的國內增長型市場會表現較好,因為它們不受任何反制中國措施的影響。
挑戰極限
特朗普當選總統,共和黨控制國會。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有權實施更激進的計劃。根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的數據,聯邦債務將大幅增加——是賀錦麗當選的兩倍。再加上可能出臺的嚴厲關稅,包括10%的普遍基準關稅威脅。在我們看來,這對美國國債非常不利。儘管特朗普是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堅定支持者(並反對可再生能源),但他推動更大規模的國內能源供應不太可能導致能源價格大跌,因為石油需求可能會長期保持強勁。總體而言,這可能推高通脹,導致企業債券利差擴大,收益率曲線變陡。這種結果利好美股和美元,但不利於非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債務。股票方面,銀行股是明顯的贏家,既受惠於收益率上升,又受惠於潛在的監管放鬆。
基本維持現狀
賀錦麗當選總統,國會分裂。
這個情景最接近維持當前政策組合和優先事項。這一結果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都是中性的,雖然可能會導致更高的預算赤字,但赤字不會像特朗普當選那樣大。從半導體到可再生能源等受到產業政策影響的行業可能會松一口氣:賀錦麗不會像特朗普那樣實施保護主義,而且支持低碳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利好日本股市和新興市場,利好可再生能源、汽車和基礎設施相關股,並利空美元。
下意識的風險規避
賀錦麗當選總統,民主黨控制國會。
賀錦麗大獲全勝可能導致風險規避階段出現。更高的企業稅和更嚴格的監管參與——這兩者都是賀錦麗政策綱領的一部分——至少在初期會被視為對市場不利,即使基本面最終會發揮作用。最終結果可能是略高的赤字,對通脹影響不大,因此對固定收益來說是中性至略微有利的,但不利於美股和其他風險市場。地區方面,利好瑞士和中國——前者防禦性股票或有不錯表現,後者受反貿易偏見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