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百達集團
生物多樣性債券:固定收益市場的新領域
2024年對於生物多樣性金融將會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今年截至目前發行的內嵌防止生物多樣性流失和自然保護目標的債券,佔到帶有ESG標籤債券發行規模的近三分之一,而2015年這一比例僅為3%。
按此發行步伐,到2024年底,此類債券的年發行規模將接近3,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這種發行規模的激增並非偶然。
目前,快速發展變化的政策和監管框架要求國家和企業採取更多行動來保護自然,並填補每年預計7,000億美元的生物多樣性金融資金缺口。1
同時,對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而言,就應對全球暖化和實現淨零目標而言,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可能是恢復生物多樣性。
圖1-債券發行規模激增
生物多樣性相關ESG債券的發行規模或創歷史新高
正如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的,自然積極型投資組合正日益受到歡迎。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生物多樣性債券將在6.5萬億美元的ESG債券總規模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2
日益受到關注
主權國家和超國家機構一直在引領生物多樣性相關資本的發展。最早發行此類債券的機構就包括歐盟和世界銀行等借款人。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截至目前,這些借款人發行的生物多樣性相關ESG債券約佔此類債券發行總規模的三分之二(見圖1)。
然而,企業借款人也開始加入這一行列。促使這一轉變發生的原因是越來越多自然相關的企業法規和報告標準的實施,所有這些法規和標準都旨在促使公司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其淨零計劃的一部分。
目前有兩類生物多樣性公司債券居於主導地位。
第一類是限定募集資金用途類債券(UOP債券),透過該類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門用於特定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有意思的是,過去幾年此類債券的發行規模增大,而其他類型ESG債券的銷售卻因投資者對透明度缺乏的擔憂而停滯不前。
最受青睞的UOP自然債券包括為陸地生物和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提供資金的債券,這兩類均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認可的合格限定募集資金用途類別。根據惠譽的數據,這些債券約佔2023年新發行的所有生物多樣性債券的16%,高於2020年的5%。3
進入市場的發行人包括智利製漿造紙企業CMPC。該企業發行了UOP債券,限定募集資金用於可持續森林和水資源管理及原始森林恢復。
與此同時,芬蘭林業公司斯道拉恩索發行了一系列綠色債券,限定募集資金專門用於可持續森林和水資源管理以及污染控制等。
中國也積極投身這一市場。中國銀行最近發行了兩隻生物多樣性債券,淨募資金將用於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以及生物自然資源和土地利用的環境可持續管理項目(另一合格的限定募集資金用途)。
受到企業發行人歡迎的第二類生物多樣性債券是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SLB債券的顯著特徵是其包含這樣一種機制——在該機制下,債券的利率或票面息率等條款條件會根據企業在預定時間範圍內實現特定績效目標的能力而發生變化。
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巴西製漿造紙企業Klabin。該企業近期發行了一隻SLB債券,將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與其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目標掛鉤,債券最終到期日為2030年,而2025年將作為下一次利率定價的觸發點。
該企業的2030年目標包括:
- 重新引入兩種經證實在特定棲息地已滅絕的物種,並促進另外四種瀕危物種的種群強化。若目標未達成,票息支付將增加6.25個基點。
- 每噸產品的耗水量不超過3.68m³,較2018年減少16.7%。若目標未達成,票面息率將上調12.5個基點。
新興市場: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相關數據表明,生物多樣性公司債券頗受新興市場的發行人青睞。此類債券佔生物多樣性相關公司債券發行總規模的近三分之二。
亞洲借款人在這一市場上越來越活躍,佔所有新發行債券的近20%。這近乎相當於美國和歐元區借款人所發行債券的總和。4
圖2-發行人分佈情況
生物多樣性作為合格UOP類別的ESG債券佔比(按地區劃分)
新興市場的企業借款人可能會更廣泛地利用生物多樣性債券。
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其民生福祉和經濟繁榮高度依賴於自然(無論其支柱產業是農業、漁業還是旅遊業)。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估計,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前20大融資重點項目均在新興市場。
隨著新興國家準備好應對全球暖化的影響,他們也希望為基於自然的氣候適應解決方案融資(這從成本角度來看也是一種有效之舉)。
圖3-新興市場的發行情況
新興市場企業發行的生物多樣性相關債券
自然的風險和溢價
投資者對生物多樣性債券的需求不斷增長,或也反映出該資產類別的財務表現良好。
國際金融協會指出,生物多樣性固定收益基金的回報率中值略高於10%,超過了傳統同類債券(該協會計算得出其上一年的回報率為6.7%)。
這一分析結果與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相吻合,這些研究發現固定收益市場存在「生物多樣性風險溢價」。5
一項分析基礎設施公司信貸風險期限結構的研究發現,相比於沒有管理生物多樣性風險的公司,管理生物多樣性風險的公司在長期融資條件方面有93個基點的優勢。6此外,研究結果表明,貸款期限越長,差異越大——相比於1至5年的貸款期限,1至10年的貸款期限的斜率更陡。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信用違約互換曲線表明,投資者認為這些風險是基礎設施行業面臨的長期問題,因為該行業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的三重危機影響。
生物多樣性:日趨重要
生物多樣性尚未成為綠色債券市場上的主流投資,市場上募資總額中僅有約8%直接用於自然保護工作,而用於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比例則超過50%。7
生物多樣性績效目標的使用和設定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因為當前的框架難以準確量化和監測生物多樣性的增減。自然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NFD)和生物多樣性融資協會等機構正與科學家共同合作改善數據監測和收集流程。
更加標準化的生物多樣性金融架構應有助於投資者加大對從事自然恢復項目的公司的資本承諾。
自然相關債券像氣候債券一樣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固定收益市場上標準的環境特徵,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2 IIF
3 The ICMA’s Green Bond Principles, Sustainable Fitch
4 Barclays Research
5 For more, see https://am.pictet/en/us/global-articles/2023/expertise/esg/corporate-impact-on-biodiversity
6 Hoepner, A. et al, The Impact of Biodiversity, Water, Pollution on the CDS Term Structure https://ssrn.com/abstract=4351633
7 Cumulative volume USD 2010-2019, IR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