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非流动性资产变为流动性资产时要谨慎”
瑞士百达管理合伙人Laurent Ramsey向Citywire分享了他对日益受欢迎的常青基金领域的看法,同时也谈到了对亚洲和ESG领域的看法。
雷乐仁告诉Citywire Asia,投资者需要理解流动性另类投资存在一些缺点,这可能与长期投资的基本原则相冲突,而长期投资是瑞士百达理念的基石。
作为瑞士百达的七位管理合伙人之一以及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雷乐仁注意到,随着利率和杠杆成本下降,私人市场投资的需求正在上升。
瑞士百达目前在另类投资方面的资产管理规模达450亿美元,而集团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为8,210亿美元。
但他明确表示,即使在行业向“零售化”私募资产转变的背景下,约90%的需求仍来自机构客户、家族办公室和超高净值个人。
“在流动性另类资产方面,我们认为将某种非流动资产变为流动资产时需要谨慎行事,”他说。“你需要问自己是否希望持有储备资产,以便你的投资能够专注于长期,同时又能保持流动性。”
许多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推出了半流动性基金,因为这些基金日益成为让更广泛的投资者进入私人市场的方式。对于那些不愿意承诺长期锁定投资的客户,半流动性基金可以作为进入另类投资领域的跳板。半流动性或常青基金还允许投资者以较低的规模投资于策略,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然而,雷乐仁表示,需要向投资者清楚解释半流动性产品。
“通常情况下,半流动性产品每个季度有3-5%的赎回上限,因此,如果出现真正的危机,人们认为是流动的投资可能会受到限制,”他说。
2022年至2024年初,在投资者纷纷退出之际,大名鼎鼎的600亿美元黑石房地产收益信托(Breit)限制赎回持续16个月。
相反,瑞士百达更愿意专注于通过长期投资导向的方法来管理长期储蓄。雷乐仁表示,这从其收入分配中可见一斑,90%的收入来自于费用,而非交易。
总体而言,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业务中大约40%的收入来自机构客户,10%来自私人财富,其余收入则分布在批发和零售领域。
“我们青睐零售市场,因为其相对稳定,我们认为批发领域更具挑战性,因为人们改变配置的速度更快,”雷乐仁指出。
聚焦亚洲
在亚洲,其机构和私人财富业务的比例大致相同,他看到大型金融机构开始接受第三方策略,而不仅仅是推销内部产品。尽管如此,瑞士百达在私人客户中表现良好的基金包括主题股票、货币市场基金以及直接持股和机构风格的委托方案。
雷乐仁表示,全球范围内,其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大致相同,财富管理在其资产管理收入中占比不到10%。
他说:“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财富管理没有销售自有策略的动机,并确保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他补充道,与财富管理业务的紧密联系,确实使资产管理能够直接了解最终客户的需求。
这种独立性是瑞士百达模式的基础,雷乐仁表示:“我们的模式行之有效,因为我们完全财务独立,由七位管理合伙人拥有——每位合伙人的平均任期为21年,同时还有46位股权合伙人。”
“我们没有外部股东,没有债务,也没有上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利益攸关,”他补充道。
聚焦投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瑞士百达正恢復对亚洲市场的投资兴趣,尤其是中国市场。
“中国的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即使在最近的公告发布之后,价格依然便宜。就政府稳定性和基础设施支出而言,东盟和印度也是不错的投资之地,”他说。
尽管固定收益投资者在2022年经历了创伤,投资级别债券损失超过20%,但雷乐仁现在看到一种投资于固定到期策略的趋势,投资者通过“更复杂的交叉产品”获得票息和资本回报。
亚洲的私人银行客户已经转向高收益和投资级别债券之间的交叉领域,以提高回报,因为他们希望承担更多风险并锁定收益。
策略通常会涉及高评级的高收益债券和较低评级的投资级别债券,同时在整个投资组合中保持投资级别的特征。
ESG的回归
尽管近年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的表现不佳导致投资者兴趣显著减弱,但该公司开始看到市场对以ESG为重点的投资有更多关注。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需求最近确实有所放缓,”雷乐仁说。“我们目前看到我们的机构客户对气候相关策略越来越感兴趣。”
2023年,许多ESG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法与市场回报相比较,同时出现了“漂绿”现象,导致投资者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怀疑。